当前位置:首页 > 平安珠海 > 拓宽多元解纷渠道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——斗门区法院扎实下好诉源治理“三步棋”

拓宽多元解纷渠道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——斗门区法院扎实下好诉源治理“三步棋”

时间:2022-05-24  来源:综治工作室    字体显示:

近年来,随着斗门区建设进程加快,相关领域纠纷日益增多,斗门区法院受理的纠纷案件也日渐增多。为加强诉源治理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,维护辖区社会平安稳定,斗门区法院以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为指引,不断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,把非诉解纷机制前置,推动建立纠纷多元化解和综合治理长效机制,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。

一、拓宽解纷渠道“治已病”,化解矛盾纠纷于始发

成立“法庭+司法所+社区”联合调解工作室,让“小纠纷”不出社区。“联合调解室”的成立是斗门区法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,强化多元解纷和诉调对接,坚持和发展“枫桥经验”,践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一项重要举措。作为处理社区居民纠纷的调解平台,“联合调解工作室”具有灵活简易、快捷高效、节约成本等优势,通过联合法庭、司法所、社区三方力量,以法官、调解员、社区工作人员合作形式,从源头上化解辖区内的各种纠纷矛盾,为社区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司法服务,从而达到“小纠纷”不出社区的目的。斗门区法院与珠海律协签署框架协议,多元解纷驶入“快车道”。根据2022年2月24日斗门区法院与珠海市律师协会共同签署的《关于纠纷多元化解和律师服务合作框架协议》,双方将以诉讼纠纷多元化解、诉讼服务和法律咨询合作、家事诉讼危机干预合作、典型案例研究为抓手,加快推进在诉源治理和诉讼服务方面的深度合作,努力构建新型法律职业共同体关系,共同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向纵深发展,打造具有斗门特色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平台,促进社会法治事业的发展。法庭携手乡贤,构建“1+2+N”调解联动工作机制。2022年4月28日,斗门区法院横山人民法庭与斗门区莲洲镇妇女联合会、莲洲司法所、莲洲镇12个村居签署《关于建立“1+2+N”乡贤调解工作联动机制的办法》,正式开启乡贤参与诉源治理的新实践。根据联动机制,各方将通过探索打造以1名法官、2名司法所调解员和N个分布在矛盾纠纷所在村居的乡贤、村干部等基层一线解纷潜在力量为基础的“1+2+N”乡贤调解决新机制,联合开展诉中、诉前调解工作,推动“无诉村(社区)”建设,着力构建“小事不出村居、大事不出镇(街)、矛盾不上交”的村居治理格局,打造独具斗门特色的诉源治理品牌。

二、建立长效机制“治未病”,遏止矛盾纠纷于萌芽

主动解决问题,形成工作网络。斗门区法院摒弃“坐等收案—单打独斗—效果未知”的被动思路,引入“部门联动、协作配合、主动研判”三项前置程序,将纠纷化解关口前移、源头施策,切实形成“一把手院长带头研判分析、分管领导强化统筹推进、部门负责人注重协调参与、办案法官解决实际问题”的一体化、分层式工作网络,精确找准矛盾纠纷焦点和最大公约数,结合法律规定就矛盾引导、信访化解、处理思路积极提出行业治理的针对性意见。部门联动配合,做深联席会商。与重点领域相关单位将化解纠纷的关口前移,就建立联席会议制度、建立信息共享交换机制、建立违法线索移送反馈制度、积极完善诉调对接机制、探索建立专家参与陪审机制、加强类案示范法律宣传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。定期召开纠纷联动化解工作联席会议,共同探讨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和解决对策,围绕辖区内重点、难点问题、纠纷诉源治理举措及诉调对接工作等开展深入交流。

三、开展诉源治理“防复发”,预防矛盾纠纷于未发

加强分析研判,提前预警监测。对重点领域矛盾纠纷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判,定期发布分析报告,系统总结重点领域纠纷特征、成因和影响,认真梳理类案情况。对在审理相关领域案件时发现的可能引发纠纷的情况,向有关单位发出风险提示函,提示相关风险,及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分析、早预防。积极运用职能,提出治理建议。加大司法建议工作力度,对重点领域苗头性、普遍性、倾向性问题提出治理建议,并进行周期性回访,加强司法建议发出后的成效跟踪落实工作,深化重点领域综合治理长效机制,助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。加大普法宣传,增强法律意识。通过开展法官送法进企业、进社区、发布典型案例、以案释法等活动,加强法治宣传教育,增强群众法律意识,提高群众对纠纷化解结果的预判能力,引导人民群众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,依法表达诉求、维护权益,从源头防范违法行为的发生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(来源:斗门区政法动态)

中共珠海市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

网站负责人:李萃

地址:珠海市香洲区胡湾路97号 邮箱:zfwbgs@zhuhai.gov.cn 网站备案号:粤ICP备18019745号

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(http://beian.miit.gov.c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