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时节的斗门莲洲镇二龙村,山清水秀,鱼塘密布,水稻扬花。
6月10日20时,斗门团区委书记邓海薇,莲洲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、驻村干部吴岳能,以及二龙村“两委”成员梁正昌、后备干部卢家裕等,以入户走访村民的方式,开展“香山夜访”。
夜访干部一行走进村民卢适合的家里。
今年74岁的卢适合1976年退伍,是一位独居老人。卢适合热情地招呼着大家,他说,“我这个年纪,身体有不少毛病,吃着药,更要自己照顾好自己……”卢适合表示,要是村里能经常举办一些活动,那就更好了,可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。
听到这里,邓海薇接上话说,“卢叔的建议我们记下了,9月斗门区流动青少年宫活动将走进二龙村,到时候邀请卢叔上台表演,可以不?”“可以的,我挺喜欢粤曲,现在就开始多加练习。”卢适合开心说道。“还可以邀请村民上台表演节目,像跳广场舞、唱咸水歌等,活跃文化气氛。”梁正昌表示。
二龙村位于莲洲镇西北部,户籍人口170户,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42万元。在推进乡村振兴、“百千万工程”过程中,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公共服务事业等取得了较大发展。“涉及土地发包、宅基地改革等重大事项的矛盾和纠纷基本得以解决,现在村民的利益诉求多与小问题、小矛盾有关。但在党员干部的眼中,再小的事也是大事,再小的矛盾也要重视化解。”梁正昌边走边介绍情况。
夜访干部一行走进村民钟锦辉家中。“屋里有点热,要不就在屋前河边聊吧。”今年43岁的钟锦辉说道。钟锦辉的家门前是二龙涌,两侧绿树成荫。
“我一个人养两个仔,现在赚钱不容易,我这个年龄,只能打零工赚钱,家里日子过得艰难。”钟锦辉说,他小女儿上小学二年级,儿子钟俊浩16岁了,去年读中职,家里老妈70多岁。
对此,邓海薇提出了建议。她说,钟锦辉的情况符合“暖阳计划”公益助学志愿服务项目的资助条件,接下来将尽快协商、尽快落实。“‘暖阳计划’具体来讲,就是为钟俊浩提供助学金,包括几个方面:紧急助学金800元,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连续3年发放助学金,每学期1500元,一学年就是3000元,共计帮扶资金9800元。”听到这里,钟锦辉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,“有这样的助学金,真是太好了,感谢政府部门,感谢‘香山夜访’,把村民的难处放在了心上。”
据介绍,“暖阳计划”公益助学志愿服务项目,2021年8月由珠海团市委、容闳教育基金、华发公益基金、斗门团区委、斗门区青志协联合启动,以汇聚社会公益力量,聚焦困境帮扶,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,累计捐赠助学金246.3万元,帮助来自86个村居的414名困境青少年。
出村的路上河涌潺潺、虫鸟鸣叫,鱼塘里打氧机扬起的水花飞溅。“现在村里每星期开展‘香山夜访’,各级领导干部下沉到基层听取村民诉求,集合各方力量,及时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。我们已经沿着二龙涌的一涌两岸,走访了多户村民,接下来还要坚持下去。”吴岳能说。
二龙村入户走访村民,是斗门区开展“香山夜访”的生动实践。
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,截至目前,斗门区已深入组织开展20期“香山夜访”行动,累计接访群众2538人次,入户走访931户,努力实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,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,提高村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。
夜访干部入户走访村民,进一步让村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心,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。“香山夜访”的这种做法,可谓暖了村民心窝。
在珠海全市范围内,在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推进过程中,各地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,基层群众的诉求也不尽相同。有的是社区居民有难处,有的是乡村村民有需求……在党员干部的眼中,这些难处、需求再小也是大事。解决的方式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,因地制宜,或在社区接访,或去现场查看,而进家入户同样也是个好方法。党员干部主动入户走进村民家,及时发现、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,真正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,为建设和美乡村贡献力量。
正是由于“香山夜访”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,不断创新形式、方法和手段,让夜访更接地气,更好地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从而筑牢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民心之基。
(来源:珠海特区报)